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裴樹文研究團隊聯合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歷史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國內外科研單位,對泥河灣盆地岑家灣遺址的石器技術特征開展了系統研究,揭示了歐亞大陸最早的“準備石核技術”(Prepared core technology)。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
泥河灣盆地位于黃土高原東北部、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東部的岑家灣臺地發現大量百萬年前古人類活動遺址(圖1),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岑家灣遺址位于該臺地古人類活動的密集區,古地磁年代距今約110萬年。遺址于1984年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謝飛發現,上世紀謝飛主持4次發掘,2019年裴樹文等對遺址進行補充發掘,共出土2000余件石制品和豐富的動物化石,是泥河灣盆地出土遺物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之一。除了石核、石片和修理工具等石制品外,還出土了152個石器拼合組,拼合率高達30%,是世界上拼合率最高的早更新世遺址之一,為揭示古人類技術與行為特征提供了重要材料。
通過對岑家灣拼合組的石器技術分析和高精度3D掃描,研究團隊系統重建了遺址古人類的剝片技術和工具修理策略。結果表明,岑家灣遺址存在“準備石核技術”(Prepared core technology),其表現形式為生產具有一定標準的最終產品。為生產背面相對平坦的薄石片(圖2),岑家灣遺址古人類已有能力進行一系列的準備步驟,包括對原料的選擇、石核臺面和剝片面的預制等。在工具修理技術方面,古人類對薄石片進行有意截斷,然后利用其中的一半進一步制作成修尖工具(圖3)。除了拼合組所展現出來的進步的石器技術,研究團隊還在遺址中發現了準備石核技術各個剝片階段的產品,在修理工具中也發現了具有相似修理模式的尖狀器和鉆器等單個修理工具,為證實岑家灣遺址存在準備石核技術和工具修理模型提供了更加堅實的證據,有力地支持了岑家灣古人類層級化、標準化和模式化的石器技術。同時,石器技術特征所展現出來的古人類原料管理能力、長序列剝片能力等,均表明岑家灣遺址古人類已經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認知能力。
岑家灣遺址是歐亞大陸最早具有準備石核技術的遺址,表明具有與阿舍利技術相似技術能力的古人類在110萬年前就生活在中國北方地區,并發展出了一套與舊大陸西部不同的生存策略和與之適應的技術表現形式。新結果對中國北方早期廣泛存在的小尺寸石制品的研究理念,舊石器時代早期技術的演化與革新,以及東亞地區阿舍利技術的起源與擴散問題等將產生重要影響。同時,該技術在泥河灣盆地的發現也對目前東亞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相關技術的爭論提供了新的思考。上述研究表明,作為非洲之外研究人類演化與技術發展的關鍵區域,泥河灣盆地在構建東亞百萬年人類演化和行為發展模式研究領域具有巨大潛力,對盆地內古人類信息的系統研究和豐富“東方人類的故鄉”科學與文化內涵,實證我國“百萬年人類史”這一宏偉畫卷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現實意義。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wfdahaisujiao.com